清秋雨凉,锦绣未央。年轻的成都东部新区历史文化丰富而深厚,孕育出熠熠生辉的“东灌”精神、留下了载入史册的红色记忆。9月16日,成都东部新区现场教学点迎来首批学员。
“东灌”纪念碑前念先辈,马鞍山规划馆内听战略,猫界梁战壕里再宣誓!这是成都市委党校2021年秋季学期处级三班学员来到成都东部新区现场教学的一幕幕场景。
学员首先来到现场教学第一个点位——都江堰龙泉山灌区水利工程纪念碑。
“十万‘愚公’土法上马、披荆斩棘、战天斗地,牺牲118人,伤残2100多人,历时十年,凿山开洞、绝壁穿石,克服各种险阻,才打通龙泉山,引水灌良田,才有了‘天府明珠’三岔湖,才有了沃野千里、水旱从人的光景。”三岔街道党工委书记杨炳志作为东道主向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东灌”精神的形成和深刻内涵。

此次现场教学,解说员着重讲述了修建“东灌”工程的过程,介绍需要克服的困难以及其中涌现出来的感人故事,与学员一同回顾那段热血奋进、战天斗地的红色历史。在“东灌”精神纪念碑的见证下,学员们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不怕牺牲”的“东灌”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随后,学员为修建“东灌”工程牺牲的水利战士三鞠躬,并敬献鲜花。
“太震撼了!没想到新区还有这样的历史文化资源,感觉思想有触动,心灵被洗涤。”第一个教学点位学习结束,学员感慨道。
大手笔、大战略,“东进”号角催人奋进!
随后,学员来到第二个现场教学点位——马鞍山规划馆。
一张张宏伟蓝图在面前一一呈现,一幅幅美丽画卷在眼前层次铺开,大荧幕前学员们围成半弧形,认真观看了成都东部新区总体情况短片。

“未来之城美呀!有奔头。”现场有学员不禁说道。
在规划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学员们先后来到战略厅、观景台、战略规划展示区、双城一轴一带展示区等场地,听取讲解员详细介绍,战略背景、规划历程,具体规划、空间格局、重点产业等事关“东进”战略的方方面面。

学员们表示,这是大手笔、大战略,蓝图已经绘好,东进人当砥砺前行、奋发有为、逐梦圆梦,实现城市格局“千年之变”的伟大目标。

深耕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狭长弯曲的战壕里,战火硝烟的痕迹早已淡去,可一张张历史照片却诉说着那段被载入史册的红色记忆。
学员们来到最后一个现场教学点位——贾家街道猫界梁战壕。

“参观学习的地方比较多,可是这样的场景还是第一次接触”,学员说,“沉浸式的体验学习,感觉很特别,不用讲我也能感受那段历史。”
“12月17日,李达将军向李振口授了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关于国民党第十八集团军起义的三条原则要求,李振表示完全接受。于是双方签字,是为《贾家协议》”讲解员着重讲述了发生在这里的重要历史事件。

“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一路东进解放成都,而这个地方又成为成都跨越龙泉山实施“东进”战略的一个重要起点,其战略位置、历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学员拍手称绝。
最后,大家重温了入党誓词。
据了解,成都东部新区现场教学点首次开放便迎来的市委党校2021年秋季学期处级三班的学员也是首批学员。成都东部新区高度重视红色资源挖掘利用,全面梳理辖区历史文化遗迹,收集整理史料,深入挖掘历史遗迹背后的精神内涵,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今年9月初,已将“东灌”纪念碑、马鞍山规划馆和猫界梁确定为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