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位微博博主曝光了一起疑似婴儿护肤品引发“大头娃娃”的事件,引发网友热议。为了不使用激素药品,不少新手爸妈喜欢购买号称无激素的护肤“神药”。然而,“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所谓的“神药”其实违规添加了激素,却披着“消”字号的外衣,在市场上大行其道;这些“神药”未经药品监管部门审批,未经临床验证,安全隐患很大。
“神药”确实很“神”,五个月大的婴儿使用之后,成为了“大头娃娃”,出现了发育迟缓、脸部肿大等症状。可见这些“神药”已成为了损害幼儿健康的隐性杀手。商家赚足了银子,孩子却深受其害。更令人无法理解的是,明明这款“神药”里添加了超标的激素氯倍他索丙酸脂,并已经过专业机构监测认定,但生产厂家仍然死活不认账,称自家产品没问题并“甩锅”称此前家长还给小孩使用过其它软膏产品。
不过,事实总是胜于雄辩,无论是专业机构的监测数据,还是部分幼儿使用产品出现的“症状”,以及地方卫健委已责令渉事产品下架召回,渉事企业暂停生产等一系列结果都初步表明,这样的“神药”,的确是婴幼儿健康的“杀手”。其造成的后果及影响已经得到初显。
将“消”字号消毒杀菌产品当成药品卖,这样的乱象由来已久,各种批准证字号的边界模糊,很难让老百姓能够正确地加以选择,致使“张冠李戴”的情形时有发生。而“纯天然无激素”更是为这些非药品的消毒杀菌产品贴上了“绿色”标签,掩盖了其中存在的健康隐患。
无论是“消”字号、“卫”字号,还是国药准字号,无论是国家药监局批准还是地方卫健委批准的产品,都不应该“一批准”便了之,应该划定严格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使用范围的界定。就目前状态来看,确实存在许多的“漏洞”,使一些生产厂家有“机”可乘,为谋取不当得利创造了条件。这也是药品市场出现“乱象”的主要原因。所以,加强国家层面的监控及地方层面的监管非常重要,也急需要加以完善和规范。用有效的法规织密药品安全的防护网。厘清消毒杀菌产品、卫生防护产品及医疗药品的消费使用方向,是维护医药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韩东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