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定力坚守初心
推动成都东部新区筑基、赋能、成势
成都东部新区召开2021年度工作会
张瑛主持会议并讲话
惠朝旭出席会议
1月26日,成都东部新区2021年度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学习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东进”工作推进会暨片区综合开发专题会议精神,系统总结2020年成都东部新区各项工作,安排布置2021年各项任务,科学谋划新区未来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成都市政府副秘书长、成都东部新区党工委书记张瑛主持会议并讲话。成都东部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惠朝旭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市委会议精神,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会议精神实质,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推动会议精神入脑入心、全面落实。
会议系统总结2020年成都东部新区各项工作。
2020年,是成都东部新区元年,拉开了建设新区的时代序幕,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成都东部新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未来之城的意见》,为新区步入发展快车道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年,成都东部新区全力以赴夯实了产业经济的发展根基。7-12月累计完成投资199.3亿,连续6个月实现当月投资额正增长。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签约项目27个,投资总额约1900亿元,成功引进中国联合航空、欣旺达等重大产业化项目。
2020年,成都东部新区夙兴夜寐实现了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建设各类重点项目133个。地铁18号线、天府机场高速北线通车运营,公园大街一体化改造、丹溪大道扩宽等城市骨干道路工程全面完工。地铁三岔站周边道路、景观全面完工,龙马湖公园示范段建成开放,林栖公园、绛溪源公园等7个景观项目基本呈现。
2020年,成都东部新区齐心协力提升了重大风险的化解能力。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建立健全“点、线、面”疫情防控工作体系,全面提升新区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建立突发事件联防联控机制。顺利完成全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务,新区地表水水质总体达“优”。
2020年,成都东部新区决战决胜通过了脱贫攻坚的大考检验。完成市经济薄弱村和产业帮扶户退出验收。成功打造出口蔬菜基地、蜀绣扶贫等项目,2020年新区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总额120余万元。策划包装乡村振兴项目82个,海底捞总部园区项目成功签约。
2020年,成都东部新区坚定不移改善了广大群众的民生福祉。新开通接驳地铁站的公交线路16条。蓝绸带小学等11个建设项目即将完工,新增学位7230个,启动石盘小学等5所学校改造提升前期工作。完成东来桃源等8处景点系统升级打造,推出云上坝里·探索公园咖啡书屋等5个新消费场景。
张瑛指出,成都东部新区设立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殷切关怀下,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团结带领全体干部群众,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切实推动新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新区规划体系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重大产业项目加速落地、城市功能配套不断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真正跑出了新区“加速度”,开局顺利、起步良好。今年是成都东部新区推动全面建设的关键之年,要在2020年取得成绩的基础之上,聚焦2021年春节、“五一”和大运会举办等重要节点,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不断掀起新区建设发展新热潮,确保2021年8月份前现代化城市形态基本显现,为新区率先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
针对今年的重点工作,张瑛强调:
一是要坚守初心、保持定力,奋力担当新使命。要下好“先手棋”,主动担当推动成渝相向发展历史责任;要当好“排头兵”,积极构筑城市永续发展新空间;要争做“领头雁”,努力探索公园城市可持续发展新形态。
二是要规划落地、彰显优势,确保城市新品质。要坚持集约紧凑发展模式,着眼长远,以人口总体规模来“倒推”各类规划编制;要塑造新区特色城市形态,从山水格局、色彩管控、慢性体系和空间形态上塑造优美城市空间;要秉持公共服务优先原则,构建以邻里社区中心为单位的社区治理体系和投建管营一体化新模式;要推广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建设产业绿色、生活低碳、环境优美、治理体系完善的未来之城。
三是要破局开路、加快建设,突显空间新形态。要在时间上突出“分期分批呈现”,切实以“实物量”回应社会关切,进一步增强社会各界对新区发展的信心;要在空间上突出“以点连线成片”,确保实现“设计一片、开发一片、成功一片”;要在项目上突出“高能级支撑性”,快速提升发展能级,为新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四是要招引攻坚、提升能级,激发产业新动能。要大力发展临空经济产业,加快打造成渝地区国家航空经济发展重要极核;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切实担负起成都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重心东移的历史重任;要研究制定战略规划,出台扶持政策,定期发布机会清单,实施新经济企业分类分级管理,引导新经济企业加快发展;要推进新基建场景营造,推动新基建落地。
五是要系统推进、片区赋能,探索营城新路径。要坚持战略思维,完善顶层设计,优化完善各片区规划,明确各片区的产业方向和功能定位;要坚持市场运作,激发政企能动性,支持片区开发公司提升融资开发及经营能力:要坚持国际视野,寻找高端合作伙伴,加快推动片区开发公司与国内外专业化城市运营公司的交流合作,重塑企业未来竞争力。
六是要改革创新、破除藩篱,构建发展新机制。要推陈出新谋划新区长远发展,力争策划一批重大项目纳入上级规划;要全力打造一流人才政策体系,加快集聚海内外高能级人才;要抓好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全面稳步推行员额制竞聘招聘,着力增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要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为新区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惠朝旭指出,2021年,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秉持立城初心,彰显新区特质,坚守卓越品质,厚植独特优势,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加力加速补齐短板,全面提升发展质效。
一是坚持三个着力,构筑未来城市大美形态。要着力推动大安溪公园、毛家河绿廊等一批生态项目建设,着力探索集约紧凑型发展模式,着力推动片区综合开发,塑造山水公园城市大美形态。
二是突出三大重点,建设未来城市功能平台。要重点构建“空铁公”立体交通网络,打造航空经济生态圈;要重点依托简州新城产业发展空间,做实先进制造业基地;要重点深化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的合作,加快推进未来医学城建设。
三是聚焦五新方向,塑造未来城市运行模式。要综合运用绿色低碳技术,打造新建筑;要构建系统集成的智能基础设施体系,布局新基建;要打造“轨道交通网+公交线网+慢行系统”绿色出行交通圈,推动新出行;要优化完善应急设施布局,根植新安全;要充分利用世园会、世运会等重大活动和赛事机遇,创建新场景。
四是深化四项创新,探索未来城市治理体系。要创新规建思路,推动空间规划法定化;创新政务服务,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创新人才机制,打造宜居宜业高品质生活城市;创新协作机制,持续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不断深化“两区一城”协同发展。
成都东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刘勇、杜文、罗云、夏超、尹朝银、周洪、王正丹、陈春地、黄婉出席会议。
记者|逯望一摄影报道
|